师德师风举报电话:

 

57325087

于洁沙龙《如何化解学生间的矛盾》

网站首页    校园天地    德育专栏    班主任论坛    于洁沙龙《如何化解学生间的矛盾》

 

2015年12月16日

于洁沙龙《如何化解学生间的矛盾》

案例一展示:

(鲍文碐)今天我介绍一下自己如何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我从两个案例来谈我的做法。

 

第一部分:刚带初一的时候,班中一男生小A很调皮,总是给班里的同学起外号。有的学生随他去,忍忍就过了;有的学生很不服,与他争吵。

当初我的做法是批评小A几句,想这无非也就是学生之间的小矛盾,他也就是觉得好玩做这些恶作剧,这类小矛盾让他们自己调解处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我的听之任之,将这个小矛盾变得尖锐起来。

问(钟晓龙): 小A起的绰号是否对其他同学具有污辱性?

答:有的是,有的不是

问(钟晓龙):有意见学生的具体反映是什么?

答:有的向我反映  有的当面与他争执

问(钟晓龙):当时批评他后,有没有明确制止他这种行为?

答:明确过,但起效不大,他嘴上承诺,但行为上仍老样子

问(钟晓龙):,我想问下,你针对该生起绰号,事先是仅仅口头批评,然后就不闻不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是吗?

答:是的。 除了一些侮辱性的,我严肃批评,其他的我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第二部分:班中小C在老师眼里是个乖巧懂事的男生,平时也经常被小A起绰号。以前他也就忍忍,可是一天小A再次叫了他的绰号,他立即与小A扭打起来。

   我按着惯例对两人都进行批评教育,最后让两人相互道歉。但一段时间后发觉两人的火药味依然很浓,小A和小C都不服气。

问(邵秋芳):你有问小A给小C起了什么绰号致使两人打起来吗?过后就批评教育了一番?

答:就是平时一直起的绰号,在小C眼里就是对他的侮辱,小C姓王  小A就叫他王师傅 ,引用“康师傅”的广告。过后,我重点批评了小A,强调他就是由他引起的,小C我也批评不应动手

问(谢英): 1.想知道按照惯例是如何批评教育的?

2.小A再次叫的还是以前就叫过的给小C的绰号?还是新取的?

3.学生之间互相道歉的方式是怎样的?

答:我的惯例是先问清原因,然后归结原因,重点批评谁,另一人也被批评。在我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我后来也反思了,当时他们互相道歉也是看了我的面子,形式一下.

问(谢英):归结原因是老师归结为主呢还是让学生自己归结原因为主?

答:当初是由我归结,再反问他们两人是不是这些原因。

问(陈玲) :我想问:为什么以前每次都忍了,那次为什么会突然爆发?鲍老师有了解原因吗?他俩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矛盾?

答:那天小C解释的原因就是平时叫他绰号,他就挺有意见的,但想想不想跟他一般见识。可这次不知怎么的,小A总在他身边叫他绰号,他烦透了。

 

黄贵斌:给别人取绰号的目的无非是取笑别人,拿别人的弱点作为笑料,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殊不知被起绰号者的心理感受如何。被起绰号者越在乎,起绰号的人越起劲。所以,老师要对他说进行心理疏导,被人给他起绰号要坦然面对,不予理睬。时间长了,他自感没趣。对于起绰号的人,老师要对他进行教育,随便给别人起绰号是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侮辱人格的事。要学会尊重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给别人取绰号,不尊重别人,被人也会对你进行人生攻击,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要教育他换位思考,假设别人给你取绰号,你是什么感受呢?让他自明理亏。

查桂霞:同意黄老师观点,学生间的很多小矛盾反应的是: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思考角度的问题,起绰号的根源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最后形成结论,要求学生相互尊重,尤其不要抓着别人的一个小缺点,用绰号来嘲讽,影响同学关系、甚至打架。这种现象在发生的一开始就就教育、提醒应该会容易点吧。

于洁:当发现学生之间互相取绰号的时候,教师要引起重视,做好集体的教育,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

第三部分:我后来处理这类矛盾的做法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一天,小A急需一本新本子默写英语。我看他急得不得了,就对小C说:“你借给他一本。”虽然小c不太愿意,但他仍豁达地将本子递给小A。小A没有说什么,默默地接过本子。过后,我与小A谈话:“你看,小C多大量,没有因为你起的那些伤人的绰号而耿耿于怀。你应该对自己言行有所惭愧。”小A听了,诚恳地点了点头。我也与小C谈了话:“你刚才做得很好,大度,刚刚小A也感受到了,对之前的言行感到很惭愧。”经过这件事后,两人冰释前嫌。

问(钟晓龙): 那位喜欢给别人起绰号的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怎样?

答:这个男生正因为给多人起绰号,大家都反感他。

 

钟晓龙:把握时机,用很小的行为,然后又不失时机地分别做两人的工作。

何祖胜 :那是对当事人解铃,会不会对别的同学又起绰号呢?我认为通过这个事后再得对整体进行教育。因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刘兴平 :以点带面,使大家都受到了教育,何乐而不为?

于洁:我们的教育必须大小结合,随时放大随时缩小。做好后续工作,那就是让这个同学写个感想,老师可以再班级宣读,这样就等于教育了全班。

谢英 : 我想俩人在合作写的过程中不仅更进一步促进了各自的反思,而且对于增进俩人的关系也提供了机会。

问题提升:

李艳莹:我想问,为什么有的学生喜欢给别人起绰号呢?如果找到根源的话,应该就可以治标而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鲍文碐 :我感觉他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耍这些小聪明

何祖胜:我觉得这是少数孩儿们的天性,我们得怎么去看,怎么去引导,不要起到恶性,起到攻击性就好

于洁:我谈谈我的一个发现,我发现给人起绰号的学生,一般脑子比较灵活,也比较注意一些细节,善于观察,他们其实是每把聪明用到正道上,所以老师可以引导,让他们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用在正确的地方。更有一个如何让他的能量释放到别的地方的问题

于洁:我以自己班级为例,我目前班上有个男生,初二时因为顽皮好动,自己爬来跳去,把一个肾脏弄破了,我初三接的时候,前任班主任告诉我这个男生完全没有吸取教训,还是那么好动。我用的方法是让他做资源共享本,化学的,这个逼迫他必须静下心来,还要和其他同学交流,现在好学上进,成绩进步了两百多名。

刘兴平 :引导孩子走上正道,激发他的正能量。

案例二展示:初二时,班中原先两位要好的女生因为一些误会而产生了矛盾,最后发展到两人当众摔本子,在班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的做法是:先做调查。我发现无非就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本来算不上是什么矛盾。是由班中的另一位女生“挑拨”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这位女生太老实了,一听到对方有什么言论,即便不是说另一方,她也照搬无误地告诉另一方,导致误会加深。

我找来该女生谈话:“有些话可以传,有些话不可以传。你看你传话的目的是什么?看两个好朋友不和?相信这并不是你希望看到的局面吧?你应学会做“老娘舅”,应该在她们俩之间调解,传递双方的好话。”女生听了点点头。事后,那两位女生在这位女生的调解下,重归于好。

有时候,班中需要一些“老娘舅”来调解学生间的矛盾,感觉比常规式的教育调解要来得有效。因为如果单靠老师个人的力量,只是说说理,可能会事倍功半。所以这时很需要同伴的力量,用他们的正能量去引导教育双方。

 

 

陆小芳: 依靠同伴的力量来解决纠纷.

于洁 :处理的虽然都是小事情,但是这些小事情确实容易引起班级大矛盾.所以发现苗头性问题很重要,会有主动权.

钟晓龙 :学会抓住教育的契机。

问(鲍文碐):教育契机很重要。现在我的困惑是如何把握问题生的教育契机。

答(于洁) :我的方法是不停观察。我们等待的不是时机,而是他身上人性美好的一刹那闪光。

 

 

2019年3月26日 11:0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