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物质的密度》
6.3 物质的密度
昆山葛江中学 唐嘉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
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及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找到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了解密度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组实验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及其单位。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 密度概念及物理意义
三、教学器材:铁块、铝块、塑料块、托盘天平、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想 |
一、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
今年是猴年,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有一只猴子特别出名——孙悟空。孙悟空有一件特别厉害的武器,金箍棒。我们来看下《西游记》中是如何描述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二丈长,碗口粗。”你能知道金箍棒到底是什么物质组成的么? |
学生思考,引起兴趣 |
以我国古典名著中金箍棒的例子引入,引起学生兴趣 |
|
在古希腊也有一位科学家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 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若一样则是纯金制作的。 排除水的体积实际上就等于金子和皇冠的体积,同学们想一想问什么阿基米德要用与皇冠相同质量的金子?说明了什么? |
学生阅读阿基米德测皇冠的故事,思考问题。 说明质量大小对体积有一定的影响,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
以古希腊阿基米德检验真假皇冠事例引发学生对于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思考 |
二、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
我们来看看生活中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若一枚硬币质量为m, 体积为v ;则两枚硬币质量为2 m ,体积为2v;三枚硬币质量为3m,体积为3v, 以此类推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对于硬币是这样,那么其他物质是否也满足这个关系呢? |
相同的硬币,硬币的枚数增大几倍,质量也相应增大几倍。硬币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
联系生活体会质量与体积关系 |
|
桌上有大小不同的立方体铁块、铝块、塑料块。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任选一种物质,分别测出他们的质量、体积,填入书上的表格中。 注意,质量用什么仪器测量?体积又要如何测量? |
学生思考,质量可用托盘天平测量,由于是规则立方体,体积可用刻度尺量出长宽高相乘得到。 |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
|
教师投影学生填好的数据表。 总结: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为定值 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同 教师提问:铁锅和铁勺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否相等? |
学生思考并总结规律 铁锅与铁勺质量与体积之比相等,因为都是同种物质铁组成的。 |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
|
能否用图像将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表示出来? 分析m-v图像你有什么发现? 是两条过原点的直线,m与v成正比; m与v的比值铁更大,不同物质m与v的比值不等 |
学生画出m-v图像 |
培养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 |
三、密度 |
定义密度:我们发现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存在这样的关系,为表示物质这种性质,引入密度的概念,我们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物质的密度 密度符号:ρ 公式:ρ=m/v 国际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 |
|
|
|
观察书上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 水的密度1�103kg/m3 =1g/cm3 物理意义: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kg |
|
学生观察思考 |
|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能解决金箍棒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么?有什么办法?试试看 |
求密度,质量除以体积,金箍棒密度=3.375�104kg/m3 地球已知密度最大金属是锇2.25�104kg/m3 ,故地球上不存在制作金箍棒的物质 |
趁热打铁,让学生用新知识解决课前未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成就感 |
四、课后思考 |
1、1g/cm3与1kg/m3 谁更大? 2、烧杯中正好装满1kg冰,请问全部融化后水会不会从杯子中溢出? |
学生课后思考 |
课后拓展思考 |
·
铁 |
m/g |
板书设计
6.3 物质的密度
铝 |
一、探究 m与v的关系
1.同种物质,m/v是定值
2.
塑料块 |
不同物质,m/v一般不等
V/cm3 |
0 |
二、密度
1、概念
2、公式:ρ=m/v
3、国际单位:kg/m3 常用:g/cm3
4、ρ水=1.0�103kg/m3 物理意义: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